现阶段草莓安全生产技术

 目前草莓将进入盛产期。草莓安全生产很重要,一旦出现问题,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,还关系到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的诚信和信誉。为此将现阶段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提供给大家参考。

一、 采用“水肥一体”技术

我区还有30-40%面积没有采用“水肥一体”。采用“水肥一体”既可以即时控制肥料的投入,又可以根据草莓生长需要及时施肥,避免了草莓生产过程中,基肥施用过多,覆盖地膜前施肥过多引起的各类烧根、烧苗的发生;后期又因地膜覆盖施肥不便而引起早衰或沟施引起病害的严重发生。

草莓生长过程中,需肥需水量大,大肥大水是当前草莓生产上常出现的问题,不仅浪费了肥水资源,而且造成土壤板结,地下水潜在污染。推广草莓“水肥一体“技术,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,减少肥水用量,提高草莓品质,增加种植效益。

及时架好内棚

随着寒冬的到来,气温降低,要求架好内棚,夜间棚内温度不得低于5℃,否则会引起花粉败育,影响产量。碰到极端寒潮,需要在大棚内放置取暖灯或煤炉来升高棚温,但是要注意人身安全,防止意外发生。

做好通风降湿

湿度和温度是病害发生的两大因素。近期,晚上关棚后,植株蒸发和土壤蒸发水分,使大棚湿度增加,太阳出来后,棚内温度激剧上升,各类病菌极易滋生,因此尽可能做到:

早上,早开棚门;傍晚,晚关棚门。

大棚内地膜全覆盖,未覆盖到的沟,用稻草覆盖,减少蒸发。

病虫害防治  

1-2月是草莓采收高峰期,气温相对低,病虫害发生轻,一般不进行化学农药防治,见病叶病果,人工带离大棚即可。3月气温升高,易发生病害; 以物理预防为主,农药防治为辅;喷农药前,先进行草莓采收,再喷施农药,下次采收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。

1.白粉病

叶、花、果均可发生。叶上发病时,被害叶片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,也被板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,后期呈红褐色病斑,叶片萎缩、枯焦;果实早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,干枯;后期受害,里面覆有一层白粉,严重影响果实质量。白粉病的发病有力条件是昼夜温差大,湿度高。

 

防治方法:

?世高WG1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42.4%唑醚·氟酰胺悬浮剂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1000亿芽孢/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5-80克/亩,安全间隔期3-5天。

2.灰霉病

叶、花、果均可发生。叶上发病时,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渍状病斑,被害果实,初观油渍状,淡褐色小斑点,严重时干枯,表面有灰色粉状物。

防治方法:

?400克/升施佳乐1200倍液, 安全间隔期3天。

?50%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(凯泽)1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3天。

?2亿孢子/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克/亩,安全间隔期3天。

3.炭疽病

该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及定植初期。叶、茎、果等均可发生,发病初期病斑为水渍状,呈纺锤形或圆形,后病斑变为黑色,或中央褐色,边缘棕红色。叶片、匍匐茎上病斑相对规则整齐,匍匐茎及叶柄上的病斑浅红色。

防治方法:

?60%唑醚·代森联水分散粒剂(百泰), 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250克/升吡唑醚菌酯乳油(凯润)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40%腈菌唑可湿性粉剂,800-1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10-15天。

4.红柱根腐病

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不明显,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,形成1-5厘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,病部不凹陷,病健交界明显。严重时,病根要质部及髓部坏死褐变,整条根干枯,地上部叶片变黄色 或萎蔫,最后全株枯死。

防治方法:

?95%噁霉灵水剂300倍液浇根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 72.2%霜霉威水剂(普力克)800-1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7-10天。

5.枯萎病

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色,有的卷缩或波状形成畸形叶,植株生长衰弱。老叶呈紫红色萎蔫,后叶片枯黄,最后全株枯死。被害株重的根冠部、叶柄、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。

防治方法:

?50%咯菌腈可湿性粉剂(适乐时)1000-1500倍液灌根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95%噁霉灵水剂300倍液灌根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50%咪酰胺乳油1500倍液,安全间隔期7天。  

6.蚜虫

蚜虫群居在叶片背面,吸取汁液,使草莓生育受阻,匍匐茎生长停止,还可传播草莓病毒病。

防治方法:

?40%啶虫咪(更猛)微乳剂6000倍液喷雾。安全间隔期5天。

?0.3%苦碜碱可溶性液剂500-1000倍液。安全间隔期2天。

?25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(阿克泰)5000-6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用黄板诱捕,降低虫口密度。

蓟马、烟粉虱也可以用上述农药。

7.红蜘蛛

幼虫和成虫在草莓叶背吸食汁液,叶片局部出现灰白色小点,随后逐渐扩展,整片叶布满碎白色花纹,危害严重时使叶片呈锈色干枯。

防治方法:

43%联苯肼酯悬浮剂(爱卡螨),2000-3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8.斜纹夜蛾

主要以幼虫蚕食叶片为主,严重时遗留下光秃的叶柄。

防治方法:

?15%安打SE4000倍液,安全间隔期3天。

?10%除尽SE1000倍液喷雾,安全间隔期7天。

?10亿PIB/毫升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(奥绿一号),800-1200倍液,安全间隔期5-7天。

  ?5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(普尊)30-55克/亩,安全间隔期1天。

特别提醒:烟熏剂也是农药,也需要安全间隔期。而且烟熏剂良莠不齐,有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效果,添加了禁用农药成份,购买时必须注意农药成份和三证是否齐全。

来源:农技中心 | 2017-12-27 16:27:00

相关信息

农技110

专家解答 专家名单 网上提问 短信服务

专题专栏

关于网站 | 使用帮助 | 网站导航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
主办单位: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:上海市嘉定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881号6号楼309室 电话:021-59991122 RSS订阅
沪ICP备0700664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