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涝过后动物疫病防控的12个问答

1.洪涝灾害后容易造成哪些动物疫病的流行?

答:洪涝灾害中,大量动物因灾死亡,随着气候转暖,动物尸体腐烂,容易造成口蹄疫、高致病性禽流感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、猪链球菌病、钩端螺旋体、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。

2.灾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?

答:一是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。强降雨过后,容易产生洪涝等自然灾害,畜禽舍大量毁损,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。二是病原易大量扩散。大量畜禽因灾死亡,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,同时,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,易污染水源等环境。三是畜禽免疫力下降。洪灾过后,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,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,需要按要求和免疫程序加强免疫。一些在正常年份不易发生的疫病,如炭疽病、猪链球菌病等也有可能发生。

3.如何做好灾后防病工作?

答: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,应重点做好的工作:一是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的畜禽;二是对饲养场内外环境和屠宰场、交易市场和畜禽尸体处理等场所消毒;三是加强免疫接种;四是加强饲养管理,确保畜禽饲料和饮水安全,确保养殖环境卫生。

4.受灾地区为什么要及时处理病死畜禽?

答:受灾过程中,不少畜禽被洪水淹死,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。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,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,任其腐烂发臭,病菌会到处扩散,不仅污染环境,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。

5.为什么要进行卫生大消毒?

答:主要是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,加强消毒,消灭自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。在洪涝灾区,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,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。同时,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冲出来,也会引发疾病。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,切断传播途径,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,保障人畜健康,必须进行兽医卫生大消毒。受灾养殖场(户)的要做好消毒工作;规模养殖场、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;落实卫生消毒、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,防止发生疫情。

6.怎样确定消毒范围?

答:洪灾过后灾区养殖场(户)做好圈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。一要做好畜禽舍环境的清扫工作;二要对所有圈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。消毒重点是畜禽舍、屠宰场(点)、畜禽及其产品加工、销售场地、仓库、中转场地、牲畜市场、农贸市场、饮水源、畜禽运输车辆、用具等;三要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。组织养殖场(户)及时处置死亡畜禽,对在野外发现的动物尸体也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。

7.圈舍及环境应如何消毒?

答:灾后环境消毒至少每周两次,圈舍可带畜禽每周消毒3-4次。一是对倒塌的圈舍消毒,重点是对死亡动物和圈舍进行原地消毒;二是对可继续使用的养殖场消毒,大型养殖场要定期清扫,定期用化学药物消毒,保持圈舍清洁和环境卫生,防止野生动物侵入,消灭老鼠和蚊蝇。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,重点是经常性地清扫圈舍和处理粪便,保持清洁。如有疾病发生,就要用化学消毒药品消毒。三是除按常规消毒外,灾后还应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增加消毒次数,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。

8.如何预防动物霉饲料中毒?

答:灾区连降大雨,易引起饲料霉变。霉饲料中霉菌能引起动物中毒。中毒后,一般动物体温正常,粪便干燥,有呕吐症状。母猪不孕并有流产现象。有的出现神经症状,严重的出现死亡。全身多处部位包括内脏出血,肝脏有坏死。霉菌饲料中毒有效治疗方法,重在预防,严禁饲喂腐败、变质或霉变的饲料。注意饲料的保质期,防止食用过期饲料。

9.为什么要做好畜禽免疫工作?

答:灾害极易造成疫病流行,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,如猪丹毒、猪肺疫、猪链球菌病等,也会因此发生。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,如炭疽病,也有可能发生。灾后畜禽的抵抗力下降,不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和抗病力。对于没有进行口蹄疫、猪瘟、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接种的畜禽,要立即补免。对已进行了免疫接种的畜禽,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及周边疫情情况,必要时强化免疫一次。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,也要根据疫情动态,做好预防接种工作。

10.如何加强疫情监测工作?

答: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工作,进一步加大受灾地区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力度,对病死畜禽进行采样检测,及时发现问题,排除疫情隐患。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体系作用,及时汇总、分析灾区动物疫情发展态势,防止疫情发生。

11.“四不准一处理”处置措施是什么?

答:四不准是“不准宰杀、不准食用、不准出售、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”,一处理是“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”。

12.洪涝灾害过后如何饲养畜禽?

答:一要尽快疏通畜禽养殖场的排水通道,排除畜舍内的积水,修复、加固破损的畜舍,不能及时修复的,应尽快将畜禽转移至干燥、安全地带。二要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,保持畜舍内的卫生,及时清理粪便,做好通风工作。三要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。饲料要少添勤喂,避免发霉。在饮水中可加入复合维生素B和Vc,增强畜禽抵抗力,增加食欲,消除应激。四要加强种畜禽的饲养,做好母畜的保胎,对已流产的母畜,要增加营养,及时配种,同时加强畜的保育工作。五要对低龄、体弱、伤残、病情严重的畜禽及时淘汰,降低饲养成本。商品畜禽达到出栏标准的要尽快出栏,降低饲养密度。

来源:上海农业网 | 2016-07-14 15:48:00

相关信息

农技110

专家解答 专家名单 网上提问 短信服务

专题专栏

关于网站 | 使用帮助 | 网站导航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

主办单位: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:上海市嘉定区农业信息服务中心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881号6号楼309室 电话:021-59991122 RSS订阅
沪ICP备07006642